如何出快剑

劍道在中段姿勢下進行攻擊,而能在瞬間發動攻擊中段為?

劍道對打中,必須具備多種條件才能得到有效打擊。在相互對峙、攻擊、攻擊後的處理,這三個一系列的動作中,氣勢等精神狀態(氣)、是否確實打中(劍)、姿勢是否正確(體),集合以上三點才能稱之為有效打擊。
在劍道裡,必須在維持中段姿勢下進攻,擊敗對手並從中把握機會再度出擊。因此有效打擊的第一要件便是正確的中段,再加上隨時皆可發動攻擊的身體與精神的狀態。但除了是預備姿勢以外,在比賽與對打時又隨時能進行正確打擊的中段又是什麼?

如果利用肩甲骨做為中段姿勢或來作為正確的打擊則能夠套用至今許多的教法與一些事理的梗概。

在其他運動中已積極的運用肩甲骨

常常提及「以肩膀揮起或揮落竹劍」並認為使用肩膀的打擊動作為正確姿勢,但是這種打擊法對於基本的大擺正打面有效,無法用打出較細膩且銳利的面部或手部,而這些在實際競賽場合中較易被認定為有效打擊。
入門者對於動作較大的基本劍術較易上手並有所進步,但是常常無法在比賽、對打中使出能夠被認為是有效打擊的劍術技巧,尤其外國人常以成年學員較多,這樣的情況非常常見而對我自身而言這也是指導初學者最難的地方。
上臂舉起是透過前臂屈肌群與上臂屈肌群(二頭肌群)的收縮,前臂伸肌群與上臂伸肌(三頭肌群)的鬆弛所形成;而下揮時是相反的,由前臂屈肌群與上臂屈肌群(二頭肌群)的鬆弛,前臂伸肌群與上臂伸肌群的收縮來造成。
簡言之,就是以形成拮抗肌的屈/伸肌群來達到上下揮舞的動作。但是儘管肌肉被認為具有瞬間收縮的功能但卻未必具備瞬間鬆弛的功能。

於是在需要同時兼顧兩者速度的運動中,如劍道,就會發生問題。也就是說,在上舉時收縮的屈肌群鬆弛前必須先收縮伸肌群導致手臂的僵硬並使揮舞動作遲緩。

這就是上述對初學者而言無法在比賽中發揮細膩銳利的打擊的一個原因也是他們的缺點。以此看來我們可以解釋為:非初學者可能使用另一種方式打擊以避開這樣的缺點。

一般上臂的運動以上臂關節(肩關節)為主,而肩甲骨的運動在其中也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前伸上臂(屈曲)時屈曲角度若大於30度,此時與上臂骨連結的肩甲骨則一邊向上運動且向上迴旋。平常我們雖能輕易的舉起手,但在這動作中也包含了肩甲骨的運動。而在這樣的運動中雖然沒有特殊的關節,但以覆於肩甲骨上方之僧帽肌為中心之其他肌肉保持一定的平衡使整體動作看起來如同有關節在其中,因此肩甲骨運動又被稱為肩甲-胸郭假性-關節之運動。

在上臂向上揮舞時若欲達到肩甲骨運動,上臂(屈曲角約30度)應約在自中段揮下來打面或手部時左上臂的位置。此時便以行駛肩甲骨運動之可能性較大。再見到中,上臂骨以肩關節(上臂關節)上揮,在項下揮動時肩關節的運動就好比滑車。這樣的運動模式適合以較少的力氣輕易舉起重物,但在迴轉時速度較慢。相對於此,以肩甲骨運動模式(將上臂骨想像成肩甲骨並向上下揮舞)來行使的話,就如同槓桿般,雖然需要較大的力氣但卻能發揮速度較快的迴轉運動。

而在劍道等具有需要快速揮舞動作的運動是需要後者,即運用肩甲骨運動的打擊動作。這就是所謂「用下筋打」或「像抽鞭子般打擊」。
因此必須反覆練習大擺正與切返以鍛鍊與肩甲骨有關的肌肉群,即訓練所謂的「劍道肩」,這也是自古擺正與切返練習備受重視的原因。而初學者與女孩子等常常只能以肘關節伸出前臂打擊而無法打出快速而又細膩打擊的原因-可能在於尚未有「劍道肩」。

流暢的肩甲骨運動與其正確姿勢

以正確的姿勢站好中段是練習劍道入門時最重要的基本常識。支援肩甲骨運動的肌肉有多數連結胸骨與椎骨。在這種情況下若以駝背或肩膀出力的姿勢站中段則會限制住肩甲骨運動的範圍,無法利用肩甲骨做出正確的上下揮舞。再者,在攻擊時只有伸出手,上半身前請或者被攻擊後上半身往後翻時也會限制肩甲骨,導致無法正確揮動。因此,被視為選手的人都將左手-上臂骨-胸部視為一體進行攻擊的動作,而這樣的攻擊動作將會形成一個熟練的打擊姿勢。這就是所謂的「站好中段,姿勢不要走調」。

能有效發揮肩甲骨運動之中段姿勢

當你發現肩膀酸痛或僵硬時轉動肩膀的動作能夠自然的放鬆肩膀,背部也自然挺直,也能自我意識到肩甲骨運動。若駝背或肩膀出力的狀態下,自然肩甲骨便無法移動。
肩膀像懸掛著般輕鬆的擺好姿勢。當需要跨躍或垂直跳躍時,要以反作用力將肩、臂維持懸著的狀態之下由後往前揮舞並跳躍。這樣的揮舞方式可以放鬆肩部力量並且能自覺肩甲骨的運動目前是懸掛著手臂,由後往前帶來時的狀態下擺出中段。次時肘部的角度應與以竹劍擺出中段時肘的角度相同。

此時中段時的左手在肚臍的位置邊向內旋轉邊向前伸出,在伸出左手的同時應意識到左手與上臂、肩膀和脖子連成一條線貫穿連至耳朵,中段時能感覺左耳似乎被向後拉。這種方式的中段姿勢左手可以變得穩定,背部能挺直,肩膀下垂,丹田也能蓄積力量,同時也能進行腹式呼吸。而情緒與氣勢在左手前伸的同時透過左手-竹劍-劍尖指向對方的中心。

在與對手對峙時,維持中段互奪攻擊線,這時劍尖相互接觸會稍微晃動,此時不是以手或手臂來感知而是以肩甲骨去感覺,並藉此引起肩甲骨運動,不需經常保持在出力的狀態,並把握機會保持肩甲骨能隨時出招的狀況。

固定肩甲骨才能安定左手

正確的中段姿勢應在姿勢擺好的同時丹田用力將左手置於離肚臍一拳頭遠處。在此尤其注重左手的位置與握姿。假如左手在肚臍前左右晃動不定,則左手無法穩定。這種狀況下即使出劍也無法利用肩甲骨做出正確打擊。
左手需隨時擺在自己身體的中心線上,因此左手必須安定,要達到此目的並非左手出力使它自己定住不動,而是要夾緊腋下。自古以來經常教人在此時想像腋下夾著一張紙或一粒雞蛋來擺中段,這是因為腋下夾好上臂骨就能被肩甲骨固定住,肩甲骨就能被胸骨固定住。在這裡我們將像上述表示固定肩膀的狀態以「正確肩部動作」一詞來敘述。

在正確肩部動作的打擊後,上臂骨與肩甲骨合為一體,即以右手去移動左手也無法輕易的移動它。而相反的,若不是肩部正確運動的打擊,則左手容易被移動,在這樣的狀況下打擊後竹劍容易滑動,也無法打出將對發的劍砍掉的技術,也容易被攻擊。

以下是沒有達到肩部正確運動的打法舉例:

  1. 像向前刺的刺擊面
  2. 上半身前傾,上臂與上半身呈現大角度的打擊
  3. 打擊後左手沒有轉進去,同時手肘彎曲的打擊
  4. 手臂與肩膀用力的打擊
  5. 刀背歪斜的橫向打擊
  6. 丹田力氣消失,聲音沒有氣勢的打擊等等

敏銳的攻擊,前臂放鬆有效發揮手腕動作

打擊後臂與肩部必須放鬆,尤其前臂放鬆能伸直手腕,能自然的發揮晚不動作進行銳利的打擊。肩甲骨在某方面具備非常大的活動性但相反的也是個非常不安定的關節。

因此在打擊後如果力量一直都放鬆著,那麼關節會呈現不安定的狀態也就無法形成正確肩部動作的打擊。再者,打擊後也並非以肩關節本身出力保持肩關節的穩定,而是以胸肌群與位於其後側之僧帽肌類似夾住肩甲骨的感覺來安定肩部,這麼一來,就能行使出放鬆上臂與肩膀的敏銳打擊。而且打擊後背部會伸直,接著手晚會自動向內旋轉,手部也不容易向上翹起。

若中段不穩定則無法在一拍的時間中發揮正確的打擊

上段與中段相同。穩定的左手仍然是很重要的。上段時左手位置通常被指定在額頭前方距離一拳頭處。這是因為如果比這位置更高或更前面,左手會變鬆。而右上段雖然直接向上舉,但是左上段時劍尖會稍微往右移,左手會稍往左移並將劍尖向右擺出姿勢,如此較為自然並且也能安定左手。
這樣的左手位置必須能在實際打面時自我注意以達到要求,否則無法在一拍之內做正確打擊。

勿忽略應對技巧,需常保持並意識正確肩部動作

自中段姿勢開始打套路時必須達到上述要求,而在反擊時若需打腹部則可能會張開腋下導致肩膀力量不得不減少。如Su ri a ge或Ka e shi甚至打腹部時需要用到手臂的迴轉,將破壞好不容易構成的正確肩部動作,肩膀的力量便減少。

因此在實際對打中能應用的一拍Su ri a ge、Ka e shi與腹部攻擊則應盡量能夠夾著腋下同時利用前臂的迴旋動作來進行攻擊。因此反擊必須是手臂的迴旋與伸展,屈折(手臂的伸出或收縮)且要常常意識正確肩部動作來對打。
例如日本劍道形三本目中的「刺」,若向手的方向向內縮,則腋下容易張開,而七本目中的腹部,打擊時手臂若以大幅度旋轉時腋下便會張開並無法打出一拍內的快速攻擊